文正夏俊山 发表于 2024-2-14 21:40:36

夏俊山:乡村俗联

      乡村俗联
  夏俊山
  小时候在乡下,很喜欢读人家贴的对联。那年头,很多人家贴的都是“跟共产党走,听毛主席话”之类的“通用联”。偶尔有人贴出不同的,印象便特别深。

2002年发表于四川《龙门阵》杂志,2003年3月25日福建侨联网转载
  福福福天赐福,财财财我发财。
  红梅多结籽,绿竹广生孙。
  这是一位掉了牙的老先生贴的对联。因观念陈腐,不久就被革命觉悟高的生产队会计责令撕掉了。
  菜籽榨油油炒菜,棉花织布布包棉。
  搁一扇门板,是床又是凳;烧半锅山芋,当饭也当菜。
  这是一位穷得讨不到老婆的中年汉子贴出的对联。他总共就一间屋,既是厨房又是卧室。对联可谓真实地反映了他的生活。有人说他政治觉悟不高,应该贴“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他却坚持认为:自己编的对联才有意思。
  乡村大地处处好,贫下中农个个亲。
  扎根农村干革命,立足田野炼红心。
  这样的对联是乡村的“新农民”——下插知青们自编的,对联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得到了革委会领导的大力表扬。
  公社化时期,要过年了,吃什么,家家离不开个一个“分”字。生产队有粮囤子,草堆,有鱼塘、猪场。为了让大家过一个快乐的春节,进入腊月后,生产队一般都要分粮、分草、分鱼、分肉。家家户户都有得分,一般都是按人口分。那时,买东西要凭票证,买食油要有油票,买糖要有糖票。各种票证都是生产队会计领回后,按人头分发到户。过年了,我所在的生产队有一老头,儿媳埋怨他给孙子的压岁钱太少,这一年,他干脆自撰了一副对联,贴在房门上:
  过年分啥咱吃啥,知足常乐。
  压岁给钱我差钱,能忍自安。
  横批:“人和家安”。
  不知道他的儿媳看到这幅对联,是什么感觉。
  1969年,珍宝岛事件爆发后,中苏关系骤然紧张起来。为应对可能爆发的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毛主席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乡村的对联也有所反应:
  深挖洞铜墙铁壁千古长存,广积粮金谷银棉万里飘香。
  七亿人民七亿兵绝不称霸,万里江山万里营广为积粮。
  横批:“备战备荒”、“准备打仗”。
  1969年之后,过大年,乡村最常见是“学样板戏,做革命人。”“路线问题天天讲,阶级斗争时时抓”等有着时代特色的对联,忽然间改成有战争气息的对联,一下子渲染出了紧张气氛,让人似乎闻到了火药味。
 “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1970年代初,乡下开始频繁地“割资本主义尾巴”。对社员养鸡鸭,往往也有数量限制。有一位社员养的鸡鸭,数量超出了生产队的规定,被要求“割尾巴”,把多余的鸡鸭处理掉。这位社员气极了,贴出了如下对联:
  只准田里长草愈密愈革命,力争家中无粮越穷越光荣。
  勒起裤带提倡清汤寡水,咬紧牙关打倒瘦鸡肥鸭。
  横批:“反修防修”、“勤俭节约”。
  这两副对联一出,招来许多非议,幸好乡间“文字狱”的市场不大,热闹几天,也就过去了。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1984年,电影《月亮湾的风波》上映, “冒富大叔”几乎家喻户晓,“万元戶”成了很多农民的奋斗目标。笔者的老家,有农民过年时贴出了如下对联:
  改革革走四方穷鬼;开放放进五路财神。
  横批:天从人愿。
  点八只炮仗轰走旧光景;燃三支高香迎来新时代。
  横批:与时俱进。
  岁月悠悠,又是一年春节将至,不少人开始买对联。这些印刷的对联,内容大多雷同,有新意的很少。笔者不禁忆起多年前见过的一些对联,其中有一些大概是农民自撰的,显得很“另类”,很俗,但是,也很有味,很有趣,姑且称之为“乡村俗联”吧,因不为书刊收录,随着时光的流逝,会被人们渐渐遗忘,笔者记下几副,算是给逝去的时代留下一点儿影子吧。
作者简介:夏俊山,兴化市文正高级中学 教师,校报《文正风》执行主编


东园居士 发表于 2024-2-16 15:18:17

好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俊山:乡村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