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2332|回复: 0

[人文兴化] 难忘儿时的端午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 16: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难忘儿时的端午节
文/吴文国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总会踏着夏蝉初鸣的韵律如约而至。吃粽子、饮雄黄酒、悬菖蒲艾叶,还有那浪花翻涌间龙舟竞渡的呐喊,这些传承千年的习俗,如同丝线般交织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图腾。
293b8_副本.jpg
        岁月的长河奔涌不息,淘洗着记忆的沙滩。无数往事如细沙般随波而逝,唯有零星片段沉淀成熠熠生辉的金砾。在时光的窖藏中,儿时与家人共度端午的温馨画卷,非但未被岁月冲淡,反而愈发清晰,成为心底最珍贵的琥珀。
1.jpg
       端午清晨,天光微明,薄雾尚未散尽。门前的菖蒲宛如持剑而立的绿衣卫士,叶片修长挺拔;艾草在晨风里轻轻摇曳,散发出清新又带着药香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爸爸眉眼含笑,手中五彩丝线流光溢彩,他轻声说道:“这是‘长命缕’,戴上它,便能岁岁平安、健康顺遂。”一旁的姐姐侧着头,手指灵巧地穿梭如蝶,专注地编织着手链,金色的晨光洒落,丝线宛如跃动的音符,谱写出欢快的乐章。
       此时,一缕若有若无的粽叶清香,顺着晨风,悄然钻进我的房间,勾得我馋虫大动。我迫不及待地奔向厨房,只见妈妈正坐在灶台边,动作娴熟地处理着粽叶。叶片在她手中翻飞,转眼就卷成漏斗状。我兴致勃勃地凑过去,在妈妈耐心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两片粽叶叠成精巧的漏斗,铺上一层雪白的糯米,放入一颗油润金黄的咸蛋黄,再用糯米将蛋黄严严实实地裹住,最后用棉线仔细缠绕捆扎。在我的努力下,一个歪歪扭扭的三角粽终于成型。这时,灶上的铁锅早已沸腾,咕嘟咕嘟的水声,像是在演奏欢快的节日序曲。
       不多时,粽子出锅了。蒸腾的热气中,一个个粽子裹着翠绿的粽叶,好似胖乎乎的小娃娃。解开缠绕的棉线,晶莹的糯米展露出来,泛着温润的光泽。我最爱的咸蛋黄粽,切开后,沙软流油的蛋黄宛如一轮小太阳,镶嵌在白玉般的糯米间。轻咬一口,粽叶的清香、糯米的软糯、蛋黄的咸香在舌尖层层绽放,令人陶醉。
        我捧着粽子,好奇地问妈妈:“今天为什么要吃这么好吃的粽子呀?”妈妈温柔地抚过我的发顶,笑着说:“今天是端午节。”接着,她的声音变得轻柔而悠远,缓缓讲述起那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他心怀天下,却遭奸人陷害。公元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郢都沦陷,绝望悲愤的屈原投进汨罗江。百姓们听闻消息,心急如焚,纷纷划船沿江打捞,一路追寻至洞庭湖,却始终无果。人们担心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身体,便将饭团投入江中,希望鱼儿吃饱后不再伤害他。后来,每年的这一天,大家都会在江上划船纪念,渐渐成了龙舟比赛;而投饭团的习俗,也演变成了吃粽子……”
3_副本.jpg

4_副本.jpg
       儿时端午节的每一幕,都如璀璨星辰,永恒地镶嵌在记忆的夜空。那些萦绕在鼻尖的艾草清香、指尖缠绕的五彩丝线、耳畔温柔的故事,还有亲人们眼角眉梢的笑意,都化作生命中最温暖的底色,在岁月里历久弥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5-7-9 03:04 , Processed in 0.047793 second(s), 17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