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官网

查看: 13282|回复: 1

[兴化古村] 清代兴化的十大“市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6 21: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30106215012.jpg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兴起,兴化乡村与县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过受制于地形因素,兴化大多数乡村与县城之间的地理距离都较远,当然这里的“远”主要是以往返的时间作为衡量标准。兴化乡间的村民,尤其是地处僻远区域的农民,他们并不会经常进入县城,日常的商品交换主要依赖于距离更近的市镇,市镇就成为农业社会里县城与乡村之间的“中间人”。在传统社会里,兴化农民日常的出行方式是乘坐木船,或摇橹、或划桨、或撑篙,一天的行程通常不会超过30里。考虑到水道迂回等因素,我们可以大致判定市镇的辐射范围——在以市镇为中心的方圆10里之内。换而言之,每隔20里大致就需要有一座市镇来满足农民的日常所需。今天我们考究清代兴化主要市镇的地理位置,也与以上结论基本吻合。清代时兴化有安丰、戴窑、大邹、中堡、唐子、竹泓、大垛、刘庄、白驹、小海等市镇,合称“十大镇”。其中刘庄、白驹、小海等是因淮盐运销而兴起的盐业市镇,安丰、戴窑、大邹、中堡、唐子、竹泓、大垛等则是典型的里下河农业市镇,这里主要讨论上述7座农业市镇与兴化县城的关系。从地形上来看,7座农业市镇具有以下三点共同之处:一是与县城的距离都较远。安丰在县境东北部,戴窑在县境东部,二者都与盐场毗邻;大邹在县境中部最靠北一侧,有兴化“北大门”之说;中堡坐落于兴化西北,在沙沟还隶属于盐城时,中堡是这一区域的中心市镇;大垛和唐子位于兴化中部腹地;竹泓位于兴化中部偏南一侧,清代时蚌蜒河以南属于东台,竹泓在兴化、东台两县交界处。7座农业市镇都是各自地域内的经济中心,辐射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兴化全境。从地形来看,7座市镇与兴化县城的距离都在农民“一日内往返的路程之外”,即使最近的竹泓和中堡,到县城的水路里程都在35里以上,最远的安丰和戴窑,则分别有60里和70里,也就是说这些市镇附近的农民,与兴化县城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经济关系。如此的空间分布绝非出于偶然,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一个地方要成为市镇,必须远离县城,否则就会受到县城的抑制,商业也就难以兴起。以芦洲为例:芦洲是垛田最大的一座村庄,单就土地面积而言,完全具备成为市镇的条件。不过由于芦洲距离兴化县城只有短短12里,水运十分便捷,芦洲附近的农民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县城,也就是说他们完全可以赶上县城的早市,从而将瓜果蔬菜及时卖出,并不需要以芦洲作为“中间人”,芦洲的商业也就受到兴化县城的抑制。明清时期整个垛田区域始终没有形成一座市镇,原因与芦洲相同。二是都邻近兴化境内主要水道。安丰位于海沟河下游;唐子、戴窑分别位于车路河的中游和下游;大垛在梓辛河畔;竹泓坐落于竹泓港分流处;中堡位于上官河的一条主要支流旁;大邹相对较为特殊,它的前身是南北两塘上的一座递铺,与县城之间的交通也较为便利。总之,7座农业市镇与县城之间的水运联系都较为紧密,县城里的物资可以很便利地转运至各个市镇,《民国续修兴化县志》描述了这种县城与市镇之间的商业关系:(兴化)输入之货,南来自沪、镇,经过扬、泰;北来自盐城、宝应、淮安、淮阴等县,大率集中本城,然后分布各镇。以上所说的“主要水道”,是指兴化境内横向和纵向的运河水系,这些河流历史都很久远,通行条件也比较适宜。所谓通行条件,包含两点要素,一是水文条件,二是治安环境。有些河流湖泊尽管水域广大,不过由于通航条件恶劣,不仅不能用于水运,反而有碍相邻地域的商业发展,比如兴化乌巾荡。乌巾荡“广阔三里,风浪极险,夜行船莫知所向”。受此阻隔,县城以北的农民并不能像城东的菜农一样,以种植瓜果蔬菜为生,因为他们很难越过乌巾荡,从而及时赶上县城的早市。尽管在兴化县城以北也存在垛田地貌,不过这些垛田并不种植蔬菜,而是长满蒲草,县志称这种垛田为“蒲垛”。当地农民利用蒲草编织蒲包,作为一项主要的经济来源。和蔬菜不同,蒲包没有时令性,可以随意储存,不存在保鲜的压力,城北的农民也就不需要每天进城,从而回避了横渡乌巾荡的风险。他们转而以中堡作为蒲包的转销地,中堡也就有“中堡的银子动担挑”的富有。三是各个市镇之间的距离都较为适中。7座农业市镇彼此之间的距离大致都在20里至30里之间,各自的辐射范围鲜有重叠。其中大邹在中堡的东北约24里,安丰在大邹的东南约25里,唐子在安丰的正南方约30里,戴窑在唐子的正东方约20里。这里的20里、30里是指直线距离,水路的里程可能更远。当然也有特殊情形,比如大垛和竹泓。大垛与西边的竹泓之间,水路相隔只有9里,与东北的唐子也只有12里左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3座市镇所依托的水道各有不同,大垛属于梓辛河水系,唐子属于车路河水系,竹泓则属于竹泓港、白沙湖水系,因此3座市镇尽管距离较近,各自的影响范围却互有侧重。大垛与梓辛河沿线的乡村之间联系较为紧密,竹泓则主要对竹泓港河一线的村庄产生影响,向南最远可以抵达白沙湖以南的解家舍,向西最远可达九里港(竹泓港的支流)南岸的榔头舍。其中解家舍距离竹泓约10里,榔头舍距离竹泓约9里,这也说明一个市镇的辐射范围通常是在方圆10里左右,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位于竹泓和大垛之间的东刘舍。这座村庄距离竹泓4里,距离大垛5里,历史上东刘舍时而隶属竹泓,时而又隶属大垛,这是两座市镇过于靠近所造成的结果。市镇之间距离过近,影响范围就会相互挤压,不过由于市镇的商业规模大致相当,也就不会像县城对芦洲那样,产生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反它们之间还可以互通有无,互为补充。如前所说,兴化农民的出行方式主要是“以舟楫为马”,这种交通方式反过来也影响到市镇的空间布局。在兴化各个农业市镇,毫无例外都有一条或者数条市河,市镇上的商铺都沿市河两岸分布,形成相对繁华的商业区。以竹泓古镇为例:竹泓的市河为东西流向,上有三座古桥,分别为“万安桥”“永宁桥”“万兴桥”,用以沟通市河两岸。在市河南岸,分布有宗启泰烟店、刘鼎丰香店、德大酱园等百年老店;市河北岸则有金祥泰陆陈粮行、孙氏竹行,以及茶馆、饭店、当铺、染坊、客栈、南货店、茶食店等店堂商铺;市河西出口是一处青石大码头,码头旁有青货行,由此处登船,可往芦洲、兴化;市河东出口正对一条大河,即竹泓港河,大河迂回处的一块濒水高地上,建有“光福禅寺”。就一座市镇而言,寺庙必不可少,有的市镇甚至因寺而建,比如唐子镇。兴化农民很少有赶集的传统,这是因为兴化地处水乡,很难找到合适的地点举行定期的集市,寺庙尤其是依托于寺庙举办的庙会,就起到了替代集市的作用。竹泓庙会是由“森福会”主办,这是一个古老的船匠行会,它虽然设有专门的议事场地——真武庙,不过日常事务的处理却改在茶馆里,茶馆坐落于市河边,是市镇上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场所。行会会长在茶馆里处理船匠之间的纠纷,或者与掮客共同议定木船售价,木船行也借助于茶馆融入到市镇的商业体系中。竹泓市河的水面较为狭窄,不过农民很少大范围聚集,因此市河完全可以满足日常所需。当然若逢卖粮之日,市河上常常会出现拥堵的场景。以下引用一段文学作品里的文字:在竹泓四周分布有大片农田村舍,从榔头舍到竹泓,水路不过九里,却散落有大小十三座村庄,本地人因而有“九里十三舍”之说。在这些星罗棋布的村庄里,世世代代生活着数目众多的农业人口,正是他们造就了数百年来竹泓古镇的富庶与繁荣。每逢农民卖粮的日期,粮行前的市河里泊满了各式木船,一时桨声四起,人语嘈杂,在一种纷乱里透出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农户们将稻米卖给粮行之后,满心愉悦地携妻儿老小,沿着市河两边穿街过巷,走进一家家布店、烟店、酒店、饭店、南北杂货店。街面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小小的古镇一片新鲜活泼的兴旺景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8 16: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昔日渔米之乡,河道纵横,水清鱼肥,四通八达。如今多半已废,河淤水污 ,图有虚名。。。回不去的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13705265750;18796737586|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网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4-12-12 05:10 , Processed in 0.047914 second(s), 18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