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兴化三水园论坛 于 2023-3-21 00:25 编辑
兴化板桥道情第一传承人徐枫树
徐枫树,1940年11月3日出生于兴化大垛镇 ,原兴化市文化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江苏省省级非遗项目《板桥道情》第一代传承人。 1961年兴化师范首届毕业生中唯一因多才多艺,被选送至县文化馆工作,从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1963年任永合区文化站长,1971年任大垛区文化站长,1984年任兴化文化馆馆长,2000年光荣退休。 作为一名江苏省群众文化专业资深工作者,他是兴化市文化系统首批副研究馆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终身会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永久会员,江苏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扬州市民间文学研究会会员,兴化市郑板桥研究会、施耐庵研究会会员。1991年10月获得扬州地区群文干部技能大赛五项全能亚军。(注:五项为剧本创作、音乐、美术、摄影、曲艺)。他的《渔人小曲》在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出版。 作为《板桥道情》第一代传承人,他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浙江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无锡电视台采访拍摄。曾在泰州电视台凤城河讲坛做《浅说道情》专题讲座。《浅说道情》经《中国民间工艺》杂志登载并传至台湾《汉声杂志社》和日本《道具学报》。《汉声杂志社》总编王永松先生和他的团队曾三次登门拜访。 板桥道情及渔鼓简板的制作流程 “道情”是我国民间说唱艺术中的一种,道情历史悠久,流传区域广阔。源于唐,兴于宋,广泛流传于明清。最初始于道家四方游说的需要。 郑板桥创作的道情十首,使得道情曲在他的家乡兴化,乃至南方,尤其在江苏淮扬地区风靡一时。正因为此,淮扬地区特别是兴化,直接将道情称之为“板桥道情”了。 板桥道情采用流行于扬、淮间的两种“淮扬小调”,一为“宫”调式,一为“羽”调式,在兴化尤以“宫”调式最为盛行。 板桥先生看中了这一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1725年始作道情,三十七岁(1729年)时完成了道情十首初稿,几经修改,1743年,在他五十一岁时方付梓,历时十四年,定名《小唱》。板桥先生堪称中国文人将道情还其本来面目的第一人。 这十首板桥道情,自清代至民国二百年间流传不衰,甚至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小学堂里,孩童也会吟唱。它节奏铿锵,音调悦耳,文辞出入雅俗之间,唱起来余韵悠然,真有一唱三叹之感。 道情是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除了词美曲佳,其伴奏乐器也独树一帜。旧时,我们常见到道情演唱者身着青布长衫,手持渔鼓、简板,于茶楼、书场、剧场、酒馆演唱的场景。 徐枫树是“板桥道情”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他自幼钟情道情,对道情研究颇深。不但会演唱各种道情,制作道情伴奏乐器——渔鼓简板,更是苏北一绝。 80高寿的徐枫树老人居住在深巷老宅。院内院外翠竹青青,梅花点点。 渔鼓一般用毛竹筒削制,直径8- 10公分,竹筒须选四节、二尺四寸长(包含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之寓意)。 鼓皮一般选用板油皮制作,这可是一个精细活。生猪油外面一层薄薄的透明的包皮,分离开来需要有一把力气,平心静气不能用蛮劲,否则会撕裂。 分离开来的板油皮放在案板上刮平,洗净残留的油脂后,张贴于木板上阴干,剪成大于竹筒底面的圆块收藏备用。 用时将它没水泡软,紧紧绷于竹筒底面,然后套上筒箍。待阴干后用左臂抱筒左手执筒、右手指并拢轻轻弹敲鼓皮“彭彭”作声即可。皮过紧可稍湿放松,反之则烘干收紧。鼓声以悦耳的“膛音"为宜。筒箍一般用铁丝圈成,箍圈直径大于鼓底直径约一公分。用布条将铁丝缠粗至勒紧鼓皮即可。 可以用卷塑料布的塑料圆筒(直径10公分、长度80公分)制作渔鼓的,它比竹筒更轻便、更易制作,共鸣效果更佳。 简板用竹片制作,长45—65公分,宽1.7—2公分,一端向外弯曲。这里需要用火慢烤,煤油灯派上了用场。控制好力度和角度,是简板质量的关键。 据传它是皇帝封给道情艺人的两根“尚方宝剑”,一根简板长度为三尺六寸半,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时时能唱;另根简板长度为三尺六寸,含方圆三百六十度处处能唱。 道情带着她特有的节拍和旋律,走过了千百年。新的时代,文化工作者巧用古瓶装新酒,赋予道情新的生命,载之以歌,伴之以舞,歌唱新生活,讴歌新梦想。(孔素琴、陆凯)
位于大垛镇管阮村的板桥林园刻有《板桥道情十首》的碑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