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春节民俗 划 糕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古老节日。春节的民俗文化有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民俗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许若干年以后传说中的一些民俗俗文化,我们也许只能从文字中欣赏了。 在家乡,每年春季前划糕是必须的。不管家境如何,都会划上几斗米米糕。 到了腊月二十左右,家家户户开始忙年了(就是为过年做各种准备),首先要做的就是划糕。 要划糕了,接到划糕的师傅通知,各家各户开始做好各种准备,婆娘早早的将平时舍不得吃的糯米淘上几箩,还要根据各家习惯掺上一点籼米,喜欢吃粘点的少掺点籼米。淘好的米放在水桶里浸上一天一夜,放在编织袋中爽去水分。男人则准备划糕烧火用的柴火。 待到淘好的米不再滴水,便开始去冲粉了。小队上有两个兑臼(石臼),北面那个很忙,当我家拿去的时候,已经排了好长的队伍,妇女们很是自觉,亲帮亲邻帮邻的忙碌起来,小孩子好奇的站在兑臼上帮助大人踏兑(利用杠杆原理,一个支点一头栽着杵锥,一头脚踏),“通!通!通”在杵锥的冲击下那已经浸的酥软的米变成粉白色的糯米粉,动作娴熟的妇女则盘坐在石臼前,趁着兑臼抬起的霎那,用手在石臼中一抄,放在粉筛中,转动几下,那细白的糯米粉像雪花一样飘落到匾中,筛中没有冲细的则再次回到石臼。就这样反反复复,踏兑的男人头上已经浑身细汗,踏兑的腿开始发酸。2、3个小时过去了,一袋子米变成了大半笆斗的糯米粉。 划糕喽!各家各户担上已经晒干的糯米粉,几捆平时聚攒的树枝木材,携家带口的来到现场,只见点着煤油灯的屋子里热气腾腾,划糕师傅拿着筛子将糯米粉筛入一层蒸梯中,用木条刮平,拿上一根长尺,沿着蒸梯上的记号用铁皮刀划上九宫格,将划好格子的蒸梯放在一层层蒸梯的上面。灶前烧火的脸上被炉火映得通红,虽然外面是寒风呼呼,但小小的屋子里却温暖如春。 不一会儿,糕蒸好了,划糕的师傅吩咐在门口的芦柴箥子上浇上水,师傅两手端着蒸梯,将蒸梯反扣在箥子上,一股糯米的香气扑鼻而来,一块块蒸糕整齐的排放在箥子上,油亮油亮,早已馋的口水直流的小孩心急的拿上一块蒸糕,但很快吃不消新出笼的蒸糕的热气,不住换手拿着,嘴里不住的呵着,看着孩子的猴急像,大人一边笑着,一边爱怜的吩咐小孩不要被烫着。 蒸好的糕拿回家放在巴斗中,阴上几天才能够放外面晒干,要不蒸糕会裂开,晒干后的蒸糕是当时很好的方便食品。来人到客拿上几块放上水煮开,蘸点糖,有得的人家会做点芝麻碎粘裹在蒸糕上面特别香甜,既当饱又实惠。 当然蒸糕的吃饭很多,除了用水煮开还有就是油煎:蒸糕在水中泡软,放在锅中用油煎。熟吃甜的加上白糖,吃咸的放上少许盐和葱花,在家乡待客还是很客气的。 蒸糕一直吃到四夏大忙,虽然已经口味尽失,但勤俭的乡下人舍不得浪费,早上煮上一锅蒸糕,几根咸菜权当早饭,中午,那锅中蒸糕变成米糊,盛上一碗喝上几口,忙的时候就算吃过中饭了。 后来,也许是生活条件好了,乡里人都不去划糕了,偶尔看到市场上有卖的,但总是觉得和小时候的划糕有点差距,一个春节的民俗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