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垛记忆:衣食住行
刘双湖 (本文引用了郭保康、潘仁奇老师的部分段落,借用了吴萍站长的照片) 服饰 发式 男子发式旧时有和尚头(光头),陆军头(平顶、前推后剃),高桩平顶(即“小平头”),分发头等。现时老者仍多理上述发式。中青年有平分头、长发或烫发的。1982年前农村妇女多“窝鬏”,未嫁者额前梳“刘海”。少女剪发或打辫子。1982年后青年妇女剪发(二道毛)、运动头、打辫子或烫发。2021年,妇女发式向大城市看齐,农村妇女中烫发者增多,留披肩长发者更为常见。 衣着 1949年前,男性农民多着粗布中式短装。女性上衣为“大衭头”,颜色尚鲜艳。1949年后,男性初尚中山装, 一度中式对襟上装流行。1969年仍有老年人下身穿一件内裤外加套裤,外系蓝色百褶拖到脚面的围裙。女性渐有中装“西做”(用缝纫机缝中装)的。质料从粗布到“洋布”,继而单卡、双卡。20世纪60年代后期,化纤织物逐渐取代棉织物作面料。20世纪80年代,西装和其他各种时装逐渐流行。外衣及棉夹衣面料以中高档化纤织物为多,毛织品逐渐普及。 青年女性的夏装更是款式新颖,色彩鲜艳。2021年购成衣者多,网购时装已成热门,女性年长者亦有穿“大衭头”的,中青年尚旗袍。 夏布,因专供夏令服装和蚊帐之用而得名。1985年前是农民用手工把自己种的苎麻,半脱胶的撕劈成细丝状(俗称切麻),再头尾拈接成纱,然后织成狭幅的苎麻布。这种服装的质感较硬,但透气性极佳,最适合夏季穿着故而得名。 在鞋帽方面,男人穿方口或圆口布鞋,鞋底分百叶底和盒子底。妇女穿尖头滚边鞋,大姑娘穿双边绣花鞋,小孩子穿虎头鞋,贫民穿草鞋或蒲鞋。钉鞋是一种用厚布特制的防雨鞋,外敷桐油,鞋底布满鞋钉。 男性冬天多戴毡帽,夏秋劳动时戴斗篷。斗篷用河边芦苇编织而成,边沿浑圆、顶上高起有尖角,外形似喇叭。农妇喜头裹方巾,年老者戴蓝、绿色居多;年轻者戴红、黄色居多。
饮食 大垛境内多数居民以米为主食,包括糁子疙瘩、焦屑、米饼、粘饼、炒米等。麦粉次之。夏季有的地方吃大麦粯子,玉米、碎米糁子。 宴席上的礼仪 宴饮宾客时,倘堂屋中只安排一桌酒席,一席8人,以面南正对堂屋门的左首为首席,俗称“上岗子”。倘设两桌席,以东面一桌为首席,西桌为二席,为面南为大,二席以东首为大。倘三席,摆为品字形。北边一桌,为首席。南边两桌,东为二席,西为三席,这下首两桌的首座对着房门。四席,座次与两桌席相仿。 大垛农村的“茶” 早上吃茶有烫干丝,加下粉丝,烀团,舀涨饼,做油糍,摊饼等。 下午到亲戚先吃晚茶。晚茶有冲红枣红糖茶,打蛋滗子(水浮蛋),搓圆子,泡炒米茶,摊干面饼;有烫团,下面条,泡馓子,煮摊干面饼,煮烧饼,做粘饼。大集体做活计(干农活)的人,在吃过中午饭后,下田干农活,有带晚茶的习惯,方言叫“腰饷”,大多数是带的饭或煮的粥。特别是夏季农活集中,劳动量大,正常在晚八点才收工。 吃面用面的习俗 在大垛面食有面条、馒头、花卷、油条、烧饼、饺子、包子、馄饨、麻花、蜂糖糕等,西餐有面包、各种烤饼等。 参加寿宴到最后上主食就是一大碗面条,自己动筷子叉。通常过生日要吃面,过小冬要吃面,某些盒担上要有面,到亲戚吃早饭、吃晚茶也有吃面的。 过周、贺寿敬菩萨(敬家神)时,先下三小碗面,把煮好的面叉到一双筷子上,从中间一担放在碗上。
粘饼 在大垛吃粘饼是一种地方特色。粘饼是糯米淘浸后,用碓磕出来的糯米粉做的。糯米粉加少量热水,做成小饼,放在油锅里煿。在煮立夏饼、八月中秋节、有事做晚茶都能吃得到。 吃圆子的风俗 在大垛吃圆子除了平时喜爱吃圆子的人经常吃以外,在一些特定的日子和时间里,却是约定俗成的必须吃。如初一早上吃圆子,盛三碗每碗6只圆子敬菩萨;元宵节吃元宵即小圆子;结婚吃圆子;过冬吃圆子;送葬回家吃圆子;到亲戚吃圆子等等。 家庭腌制 每年三四月,便腌制鸭蛋。夏日,腌“苋菜馉”。用苋菜主干剁成小段。 秋腌瓜瓞,无论是菜瓜、梢瓜,腌好晒干,叫做“瓜子”,作佐食小菜。冬季,腌萝卜,腌寒菜。 小雪前后,将“大头青”青菜洗净,敞干,置盆里撒盐,轻揉,下缸,码实,压石,腾“熟”后,可随时取用。到来年春末夏初,捞出吃剩的咸菜,挂在室外日晒夜露,干了以后切碎,封坛储藏,便成了“老咸菜” 腊月,腌制腊货,腌鱼,腌鸡鸭肉,灌香肠。
居住 房屋进深以桁条计,一般为五座梁。结构以土擊墙、毛竹屋架,草屋面为多。稍好的砖墙、草盖、瓦封山,砖墙瓦屋甚少。1970年前,农村住房条件改变不快。20世纪80年代,农村兴起“建房热”,新房多为砖木结构,且讲究以杉木(谓“吉木”)作桁条,七架梁平房增多,楼房也在许多村庄出现。在外形上,一段流行青小瓦屋脊两头高翘,谓之“蟒蛇脊子”,其余平瓦屋脊都是平的。1996年以来先是分散
建别墅,2000年开始划出专门区域建别墅,形成居住小区别墅群。2010年以来流行琉璃瓦,也是平脊。 房屋结构 20世纪50年代住的是顶头府,五架樑,房屋的山头呈南北向,门开在顶头朝南的方向。上面是茅草或麦稭草盖的屋面,四周用荒垡做墙跟脚垒上土墼做墙,口头一间做堂屋兼厨房,里间做房间,门是用芦柴草做的巴门子。口头一间的东南角,支两间小灶,灶门口朝南。屋檐口只有高个子的头顶高。两山及后墙外用齐头草压成草苫子,挂在上面防雨水淋墙。顶头府时檩条是用毛头做的,梁柱是用自己家里长的树做的。两山头桁条都出山墙约1.5尺,有两路竹架子,为防止雨水直接冲洗土墼墙体。 后来发展为下砖上墼。用小青砖砌跟脚,不用荒垡了,上面仍是土墼。20世纪70年代,是用烧草去窑厂换红砖砌墙。一般砌空斗墙(俗称“鸽子窠”),是把砖头侧砌,横两块顺两块的24寸中间空心的墙。还有75墙,就是把砖头墙缩小为24寸墙体的75%,即两块平砖一块侧砖。最初是河泥加点石灰浆砌墙,后来用的是泥沙和石灰浆砌的墙,用水泥勾缝。 五砖一罢,用旧青小砖平砌墙体两边五层,中间是空心的,再用红砖平铺一层。 1980年七架樑,有了专门的厨房。再后来,有了大的平顶厨房,平时烧饭吃饭都在大平顶里。粮食和农具、杂物都放在大平顶里的专门一间。房间堂屋均收拾得干干净净。 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砌实心墙,红砖青砖用石灰浆拌泥沙黄沙砌墙,纸脚灰粉墙,水泥勾缝,再后来用水泥砂浆砌墙。用小青砖砌墙时,砌青灰净缝墙,砌好后瓦匠师傅用瓦刀在砌好的地方缝口拖一下,形成一条缝口线。还有“外粉刷”,开始用纸脚灰粉外墙,以后用水泥粉,打磨成毛的,叫“水砂墙”。 到20世纪80年代,物资部门有“农房配套”配给农民,中柱、檩条、大膀子、门框都是用水泥预制品。椽子,开始用树棒子的,以后用竹架子,再后来用木棍子的,到以后用杉木方子的。网杖开始用芦柴草桠的网萡,后来用芦柴草打成的笆杖,用小杉木方子做椽子时用的是望砖。 屋面 1970年以后有瓦封山,即在靠山墙的两头用平瓦盖两路,做驳缝,这样山尖子就不容易掀翻了。这时的山墙是直立的,屋面不出在山墙的外头。再后来有穿背褡,即在屋面两头盖三四路小瓦或平瓦,中间下半部盖平瓦六路,上面中间还是盖麦稭草,用乱头麦稭草塞脊。接着砖头山墙砌了太平山,起到挡风防火作用,屋脊子就不容易被大风掀翻。以后是纯小瓦和平瓦做屋面,用的是平屋脊子。再后来是屋脊做成两头高翘,谓之“蟒蛇脊子”。 厅堂陈设 堂屋为敬神祭祖之所,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堂屋靠北墙设家神柜,供奉神佛和祖先牌位,其排列以“神、佛、祖”从东往西设置,分别摆设香炉烛台,乃家中最为神圣之处。 行 桥 就造桥的材质而言,有砖桥、石桥、木桥、水泥制品桥等。1949年前,大垛有南北单拱砖桥各一座,(阮中庄上也有一座同样的砖桥),北夹河上建有三拱木桥一座,通河北有木桥一座。1960年前南夹河东头有简易木桥一座,后改建为三块水泥板子桥,1962年通镇东建三孔木桥一座。至1982年集镇建有水泥桥6座。 挑把、挑秧过小夹沟时搭船桥,联圩口子上曾有过用树棍、毛头搭的桥,以后用一块水泥预制板,再后来用两块。1970年大垛开始有了水泥拱桥。 船 常见的木船按功能划分为农用、渔用、运输、手艺船、住家、渡船等。 农用类有罱泥船、开泥船、挑粪船、送粮船、装把船、放鸭船、剐牛草船等。住家船中有,渔船、运输船、废弃的水泥船、钢板船。渡船、手拉渡船,交通要道口过河用,除留置一条小船可撑外,在小船两头各系一条比河面稍宽一点的长绳,固定在两岸。 按造船的材质分:有木船、钢网水泥船(1970年前计划供应钢网水泥船3.5吨、5吨、7吨。)、钢板船(铁船)。 按行船的动力分为:人工用篙子撑船、划船(有一人用双桨,一人用单桨,二人划前后各一人,一人一把桨)、摇橹(有单人、双人、三人操作的)、冲水机船、挂桨机船。 过去出门是靠撑船、划浆、摇橹,遇到顺风就扯篷攮风,顶风就拉纤。 运输木船主要为用于货运的木帆船,从事商品贩运,有外出他处的人顺带,吃住在船上,直至到达目的地。 客运船(轮船、差船、帮船) 轮船 1930年,兴化大达公司开兴东班,经大垛达东台。 1961年,由兴化轮船公司办的兴东泰班轮船,途径大垛。早上8点到往东台,下午4点往兴化。1980年兴化至戴南班,途径大垛。 差船。一是1970年之前是公社分工到大队的干部和大队干部出行的交通工具。二是供出租,在没有挂浆机之前,只有乘差船(小帮船)。顺丰时扯篷攮风。无风或顶风时主要靠用双桨划船,顶风大了一人上岸拉纤。 帮船 1941年大垛有陆正福开兴化的帮船。1943年大垛有戴荫柏开兴化的帮船。1952—1954年上半年大垛至兴化有帮船2艘,载重6吨,客位18座。 陶庄班,1976年开始载客,陶庄—荻垛—大垛—兴化,停靠在兴化立新米厂河边,1988年停开。荻垛班,董安邦私人开,停靠大垛,上午回程。下午再开一个往返。娄庄班,途经大垛停靠在兴化东门大尖。20 世纪70年代由梁家的老张先开大垛竹泓帮船,发展到每一个小时有一趟帮船往返于大垛与竹泓之间,大垛附近的村庄有12条帮船开大垛。1986年后逐步停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