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11354|回复: 1

[兴化古村] 旧时大垛开的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4 22: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旧时大垛开的行
(龙腾水乡
   大垛的老街并不长,呈“工”字型,旧时的北桥口是上面一横的右笔端,北桥口及向北沿河岸开的“行”,凸显了古镇大垛繁华景象的一面。大垛镇地处水乡兴化腹地,是兴化十大古镇之一,商贾云集,周边闻名。商贸的繁荣离不了旧时流动领域中开行的。

由安民路东头现安民变压器处,向南一点是大垛的北砖桥旧址,它的附近叫“北桥口”。北砖桥全是小青砖砌的,中间一大拱跨河,涨水时能让2000—2500千克的木船在桥东靠岸,枯水时西段是旱沟,能走人。平时船只能到达现万福路7号的位置。北砖桥南北两边河坎上各有一小拱洞,在涨水时,能让水流过。砖桥的桥面是一级一级的大条石(1959年之前,安民路有一段是由大花岗岩条石间隔在路中央铺设的,后来在大垛米厂处建设大型机灌站时,即现米厂东大门处向内一点,把大条石运来用于建机灌站的底基。当时的机灌站沿现文化路向北到人民路转弯向东,抵达曹家再向东到达塘港河西的丁家、野陈。)在北砖桥砖砌扶栏的两头内侧有小神瓮,用于供菩萨和敬桥神用。北砖桥的西边大垛人称河西,大垛镇安民村的原分界就是在夹河的西边。河西人称桥东为河东。北桥口是大垛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向南是王道兴(王瑶父亲,现王金保家,大垛西饭店北侧)开的酱园。对门赵杰勳(租王新民王新广家店房)开杂货店。北桥口西边是袁九成开的杂货店。桥西夹沟北侧是唦喉咙家(陈炳庆家的前辈)的河房(门朝东的曾有过机械加工),开的酱货店。对门是戴仁美的烧饼店(周国民家)。北桥口西侧是吴康庆在夹河边上打桩,桩上搭搁子开的茶馆。现万福路东边一排房子以前就是河,到北砖桥(现周国民家及对门机械加工)转向西南,都是30年前填埋掉了的夹河。20世纪30—50年代,戴荫柏开往兴化的帮船就带在夹河的东段。
安民路东首向北是万福路抵原镇北大桥到国营大垛米厂(2014年原水泥结构的镇北大桥拆除改成公路)。老早在万福路中段,现22号的地方有一座三孔木桥通往河东,叫万福桥,1942年由大垛恒丰泰酱园的罗老板个人捐建,方便了大垛北边的农民进镇。现万福路由原万福桥而得名。原万福桥东引桥下有一片打谷场,即大垛中心校的后一排教学楼的身底,再向东到王堂家开的行,那里的河面较窄,有木桥通河北。
旧制称开店营业的商人为坐商,与行商相对。坐商的特征就是以买卖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店面,一般长期经营。等它稳定下来之后,一般不需要像行商一样到处吆喝,顾客自会来光顾。
行商,包括帮客、厢客、边客、摊贩等。行,有两个读音,且不同的读音有着不同的寓意。1、xing shang行商,寓指外出经营的流动商人、用船流动挑担走村穿巷;2、háng shāng,行商,这里的行商就是专指在大垛贩卖粮食的和其他生产资料或生活用品的商家。当年只有靠水路弄大船运输,所以开行都是沿河而开。开行的要有谈交易做买卖的行门面房,和好多间做库房的房子,主要是有能说会道、八面玲珑的老板,勤恳踏实的账房,吃苦耐劳的伙计。
开行最讲究的是信誉,农户来出售的粮食,能够公平买卖,按质论价,不欺行霸市,及时兑付款项。农户需要的生产资料尽量帮助采买提供方便,价格合理,农户在生产、生活急需差钱用的时候,能够出手相帮,预支售粮定金,而不计利息。
从大垛的北砖桥口开始数起:有丁姓的糖坊,现安民变压器处由南向北的万福路1号开始;卢广建爷爷卢俊杰(1890年生)开的槽坊,卢广建1963年出生于大垛,父亲卢日昌(1922年生)生有兄弟姐妹6人,4个儿子,他排行老四,他继承父业开槽坊近40年。丁大存伙(丁耀中)六陈行。依次向北是杨桂香1910年生,杨二红、三红(杨金堂)的父亲,在老房地址开的南北货行,兼卖北货山芋胡萝卜等。李正宽(李琴仙父,老房地址)六陈行。原米厂大桥处拐弯向西河南岸边,依次是刘文进的六陈行(刘公兴、刘广财爷。曾应打入驻大垛的伪军86团的冯白平要求,一起除掉叛徒。冯白平高邮县临泽镇人,1938年秋参加革命,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秋党组织派他及其他几位同志,打入伪军86团做情报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兴化独立团情报站站长,兴化城防司令部侦察参谋等职。1983年离休。离休前任武汉军区军训部部长,正师级。)
郭鹤林的六陈行(1941年初夏,其大媳妇被侵华日军杀害)。刘崇林的六陈行,旁边是关帝庙,关帝庙对住五塘港河。向西是王玉(王义志父亲)六陈行。姓戴的六陈行。刘文道的六陈行。朱鹤琴(朱鸿德父)六陈行。
六陈行是专门收购外销大垛周边农户生产的粮食:如,稻谷、大麦、小麦、黄豆、蚕豆、芝麻等农作物的行。外运有专门从事运输的大船,他们把六陈行收购的粮食运出去,带回大垛人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那时交通不便出外全靠行船,要离开大垛去外地或去兴化县外办事、工作、上学的,搭运粮船顺便走的是常事。吃住就在船上,经过几天后才能到达目的地。像徐九如(徐枫树父亲)用的2500千克运输木船,1968年刘双湖从竹泓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崇禄大队第七小队,当年17、18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时,到农户家的粪缸挑粪,就用过这条大船。船前仓上有艎板,船帮内口有流水槽,船帮上有流水眼。刘崇元(刘玉正、刘玉富的父亲。“玉”字辈与东头“和”字同辈。刘双湖是“平”字辈,是“和”字辈的下辈。刘崇元的父亲刘道善。刘姓最早到大垛落脚的第一辈人至现在的最晚辈,已有10代人),也是在大垛弄大船跑运输的,刘崇元的儿子刘玉正以及孙子辈的多人也是弄大船跑运输的。戴永道(1915年出生于大垛)老早也是在大垛弄大船搞运输的,他的儿子、孙子们都弄过大船搞运输。
开行就像现在办货场,把当地老百姓生产的“六陈”收购进仓库贮存,大船就是现在的物流,专门从事运输外销。开行促进了大垛的经济繁荣,把靠种田为生的老百姓的产出卖出去,老百姓手上的粮才会变成钱,老百姓有了钱,才能维持日常生活的开销,来开支种田所需要的牛、屋、船、车(车水的车)的增添和维修。有了弄大船跑运输,才会把商品流动起来。
东头有徐德贵(徐根本父)开的蛋行,刘崇高开的六陈行。千佛庵大庙前,即后来供销社砌的办公大楼前河边,是钟家舍的人,征王庄的人和刘崇政开的六陈行。
据1966年1月出生于大垛的仇凤锁介绍:听他妈妈说过。他外公叫王堂,1899年生,与大垛东头以及老舍的王姓同族同宗。20世纪30年代开六陈行。他外婆是安丰人,生育了二子二女。长子王义锦,次子王义荣,长女不知道叫什么了,次女王巧珍(家母)生于1927年。在他母亲王巧珍12岁之前家里开的粮食行是很兴旺的。地址在原大垛中心小学东北边,大会堂西北边,有前后二进房屋,存放稻谷的仓库有8到9间。后来由于战争打仗,军队来了,粮食被佂用,基本上没有给钱的。所以家道败落了。他大舅王义锦娶了周美玲,生了儿子王振生。二舅王义荣娶吴家的人生了三子二女。
水养育了一代代的兴化人,祖祖辈辈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大垛人,过去通过开行的,把生产的农副产品通过他们收购外销,换取了钱钞。现在有了公路,靠汽车运输,“行”的形式现仍存在,如玉米行、粮食收购行,只不过是仓储的方法和收购的方式不同,现在有不少的是上门收购,送货到户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7 15: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鱼米之乡,旧时传闻:下河淘米都能有鱼跳进淘米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13705265750;18796737586|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网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4-12-4 16:24 , Processed in 0.041044 second(s), 16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