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交易的计量器具—木杆秤
兴化市级非遗项目——传统技艺——兴化木杆秤制作历史溯源
刘双湖
木杆秤自古至今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以及经营、交易必不可少的剂计量器具。木杆秤的秤杆在古代被称之为“衡”或“四衡”,即人们衡量人“生、死、禄、命”之谓,秤砣名之为“权”或“四权”,乃握人生之“高、低、升、降”,“权衡”一词大概由此而来。权衡就是指秤。木杆秤制作历史也相当悠久。兴化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先民使用木杆秤了。古人在过去的生产实践中发现:人肩挑担时中间为支点,两端等重,若两端物重不等,其轻的一端就必然向重的一端倾斜。基于这种直观的对称现象,创造出等臂天平。同样,在长期使用桔槔亦称“吊杆”提水过程中,又发现了臂比与力距的关系,从而懂得使用不等臂天平,这就是木杆秤的起源。传说远古时期有个商人叫陶朱公,他以北斗七星、南箕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共十六颗星为杆秤星花,这就是十六两进制杆秤的来历。俗话“半斤对八两”由此而来。杆秤上排列的秤星,关系人们的命运,监视着人们的公平用秤。交易中少给一两就会减福,少给二两就会丢禄,少给三两就会折寿。这是对短斤少两、唯利是图的小人应有的惩罚。秤的形成,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它却在客观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在历史上起到了进步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了计算方便,才改为十两一斤的十进位制。 项目与内容 制作木杆秤所需原料有:红木、海绵、杂木等优质木材。制作的器具有:锤子、手工钻、钢丝钳、木工刨子、银粉、砝码、绳子等。 普通木杆秤的制作工艺流程为:刨杆、磨杆、打砂纸、量头套铜皮、剪铜皮、拍头套、量尾套铜皮、剪铜皮、裹尾套、定钩腰眼、锥钩腰眼、锯头铜位置、裹头套铜皮、用步工测量总秤量、头号二号定位、锥头号二号眼、装头号二号面铜、装头号二号卡子、三点成一线、铆头号二号桩子固定、扣头号二号系绳、扣盘绳、用砝码校秤、平分分度值、小钻锥眼、用水银抹秤星压平、上光。制作木杆秤技艺的要求,把好在选料、磨秤杆、裁秤套、钻秤眼、组装木杆秤、秤校验、锥星子、抹星子等八道传统工艺关,让古老的计量文化在水乡兴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主要作品有:大木杆秤、中木杆秤、小木杆秤、大盘秤、小盘秤等。秤王之誉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六至初八,里下河一带的秤匠们都会聚集在兴化,举办秤匠会,这个习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2017年秤匠会上, 家住戴南的翟宝鼎在这之前他花了3个月时间做成了六支大秤。其中一支长2米的老红木秤杆,是翟宝鼎用了5个工做成。让参会者点评。这支秤二号用的是双写大字,头号逢10斤大花,做成了各种文武财神、魁星日斗、流海洗金铃、鲤鱼跳龙门、天官、仙鹤。逢5斤小花,做成了“八仙”的法宝,还解释含义,象征着:1、铁拐李的葫芦,俗说其能炼丹药、普济共生;2、汉钟离的芭蕉扇,能起死回生;3、张果老的渔鼓,能星相卦、灵验生命;4、蓝采和的花篮,篮为神果异花,能广通神韵;5、何仙姑的荷花,其出污泥而不染,可修身养性;6、吕洞宾的宝剑,有天盾剑法,可威镇群魔;7、韩湘子的洞箫,其妙音能令万物生灵;8、曹国舅的玉板,仙板神鸣,万籁无声。 秤王 传承人物 翟恒龙,男,(1973年11月—— ) 安民村人。2021年5月,兴化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公布翟宝鼎、翟恒龙为兴化市级非遗项目“兴化木杆秤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22 年11月兴化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公布翟宝鼎、翟恒龙为“兴化市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传承人翟恒龙 祖传的的秤担子 兴化翟氏家族一直都以制作各类大、小木杆秤为业,所制作的大秤可称重200千克,最小的是中药房用于称重中药材为几钱的小盘秤。 大垛人称木杆秤为钉秤的,历史上翟宝福(1940——1996)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兴化县计量局分配到大垛铁木生产合作社,专门负责大垛区的木杆秤的修理。翟宝福从此在大垛落脚生根。当年是用定点分工负责的方法,翟宝福在大垛从事木杆秤的制作和销售。从翟氏家谱来看,他们家,属于“苏州阊门翟氏宗祠研易堂家谱戴南分祠”。翟氏从事木杆秤行业有七代人。翟宝福的次子翟恒龙为家谱中列第21代,20代翟宝福、翟宝鼎,19代翟鹏展、翟鹏翅(翟宝福的父亲、翟恒龙的爷爷)、翟鹏翔,18代翟登瀛(永丰镇丰乐村、祖坟所在地),17代翟步云,16代翟有贵,15代翟公尧。 1990年翟恒龙17岁时从事木杆秤手艺,现在大垛中市街租有一间房屋,用于制作木杆秤,在文化中路路西边设摊点一处,用于木杆秤销售。同时对磅秤,台秤进行维修。他至今还保管着一副1949年之前的,当年祖辈使用的走街串巷用的秤担子。还有一把他仍在使用的手工钻,是从他爷爷传下来的。 翟恒龙在使用祖传的手工钻 他的产品远销南通、盐城、海安、东台等地。还常外出为客户安装地磅秤和维修衡器。为了客户的衡器维修,不论 多远,不论晴雨,他都随叫随到,做到让用户满意放心。 传承谱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