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7062|回复: 0

[人文兴化] 难觅的头部用物 乡愁:消失了的穿戴系列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0 18: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难觅的头部用物

乡愁:消失了的穿戴系列之二
缪炳辉  夏荫祖  刘双湖
头部的用物有护汗,头布(顶头布、方巾、手巾),帽子(斗篷、凉帽、马虎帽、雷锋帽、毛线帽)等。窝鬏和扯脸已在系列之一中出门介绍。
芦苇做的斗篷.jpg
                              芦苇做的斗篷
护汗:
一般人不知道是何物,是夏天做体力劳动的人系在眉毛上的一小段麻,用来挡住汗水流进眼睛里。买来做好的比两眉毛外侧长一点的麻,用带子穿过,系带时麻在眉毛上边,带子系在脑后。多见于搬运、翻砂浇注工人,用牛的农民。护汗被汗水淋湿后容易烂掉,要及时更换。
顶头布:
妇女下田劳动,为防止风吹日晒保护头发护住头脑,扎在头上的布。顶头布一般是丈青色的长方形。妇女扎头时,先将头布前边向上卷起约一寸多一道边,然后,扎在脑后的发髻上,扎好后两边的放下以遮住眼角和上半部耳朵,前边留着以防头布耷下遮住视线。
头布多是家织布染成的,或直接买的小青布(布幅很窄)做的。做头布时,剪块长方形布把布边一缝就成。有用青布挑花的传统技艺,用白色线钩花菊花、荷藕、合欢、莲子、如意等图案。
随着时代的变迁, 便用一条花毛巾往头上一扎。扎花毛巾时在长的一边也是向上折一道边,然后在脑后的发髻上,是短头发的在两边用发夹夹好。花毛巾扎头可以遮阳,一到休息时,可以解下花毛巾下河洗把脸,十分方便,待再干活时,已经晾干的花毛巾再往头上一扎就行。20个世纪50年代,由苏联引进了头巾兴化人称“方巾”,呈正方形,头巾以棉纱、化纤等材料织成,颜色也多种多样,其色彩非常艳丽,有大红、粉红、土黄、翠绿等无花纹的。有上面印有各种花纹图案、方格的。中老年妇女几乎人手一块,有的有几块。既有装饰作用又有防寒功能,夏天在脑后打结,冬天在下巴打结裹住耳朵。很受农村妇女欢迎。
大集体时妇女带吃奶幼儿下田,在幼儿的小窝上面常用凉帽、方巾遮住通风避阳。
毛线帽(头绳帽):
毛线帽(头绳帽).jpg

多见于老年妇女冬季戴,中青年女性也有戴的,但帽子的款式、毛线的颜色、钩出的花纹,都因年龄而有所区别。大垛方言称毛线叫“头绳”,用的是细股的毛线,经手巧的妇女手工钩成。先用钩针从头顶起头开始,逐步放头,算好每一次钩的针数,最后到帽沿收头。也有用细竹针打的。每顶帽子都要花费好长时间,过去经济没有现在发达,劳动力不值钱,不过这么辛苦的劳动付出,有家人使用的,也有当礼品送人的。现在几乎没有人再去用钩针钩帽子了。
马虎帽:
过去小时候晚上躲蒙子儿,几个小孩一起玩游戏,较大一个小孩双手虎口撑开,大拇指抵住下巴,两食指把下眼皮翻开,扮演“麻虎子”吓人,逼近其他小孩时,其他小孩吓了躲开。
马虎帽是深灰色、褐色绒子布做的,顶上有一个小圆球,向上折两道边做帽墙子,前面有很短的帽舌。遇到天寒地冻的天气,放下一道边就能到下巴,帽舌下有一个椭圆形的洞,只能露出双眼。这时也可以扮演“麻虎子”吓小孩了。两道边全放下,就能护住颈项脖子。
雷锋帽:
1972年1月刘双湖与夏森银,由黄河摄于胜利大桥.jpg

1972年1月刘双湖与夏森银,由黄河摄于胜利大桥

棉军帽,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很流行戴这种帽子,是那个时代的时尚。草绿色无帽沿,前面额头上有一块马湖绒,后边有马湖绒放下时可以遮住脑后,两边长些延伸到下巴护住耳朵,在下巴系带。平时翻转上去,在头顶系带。
凉帽:
是草帽、斗篷、斗笠的统称,是戴在头上遮阳挡雨的用物,男女老少均有需要,根据性别年龄选用大小、款式。草帽是指用小麦秸秆编织的,斗篷是用芦苇篾片编织的,斗笠是用竹篾子编织的,在兴化农村自己编织斗笠的很少。
斗篷里边.jpg
斗篷里边
斗篷(凉篷子),是直径40多厘米高20多厘米的空心圆锥体。在酱厂里盖酱缸用的遮盖,也类似一只大斗篷,它的圆周要大于酱缸的圆周,边子出在酱缸的外边,一是防灰尘进入酱缸,二是下雨时雨水滴不到酱缸里。兴化的低洼地叫荒田,现在叫湿地。荒田主要长荒草,其中有不少是芦苇。离大垛最近的湿地在安民村西头叫“西荒田”、吴岔村在梓辛河南就有荒田,兴化城东边的得胜湖、北边沙沟中堡一带的湖荡边都长芦苇。初冬把长芦苇剐了扎成一捆一捆的用船装到我们这一带卖。大集体时的生产队、个人都买芦苇。芦苇用处多,个人搞家庭副业压网箔,网箔晒棉花要用它,砌屋做屋面擃汪要用。芦苇还用于:床铺上用的芦废,做篾子畚箕出锅堂里的草木灰容量大,较小的芦苇砌小瓦屋时扎成很小的芦柴把子放在两路仰瓦之间。
做废和做斗篷的芦苇,都要删除一捆中杂草和每一根的芦花、箬叶。做斗篷的剪取芦苇的上半部约3尺长,首先用抽子将芦苇呲开。抽子用木头做成小圆鼓体或锹拐大小,人们抓在巴掌心里正好,做好打光。在鼓体一侧用凹口凿子铲一个凹槽,在凹槽里安装一个小小的铁打的一面有锋口的刀片,劳作者戴好手套,左手握抽子把刀口子朝前,右手拿芦柴的大头,往抽刀的抽槽里朝后拉,将芦柴破开。
破开的芦柴,先放进河里浸,捞起后进行碾压。数量少的就人工用木头榔头锤,数量多的就两个人拉石磙子进行来回碾压。碾压后用手工一根一根的把芦柴扒平成篾片,再将篾片用较重物镇压处。
起头:拿5片芦柴篾子把每片的中端进行交叉,先从斗篷的顶尖编,用“人”字花,一片与一片交叉编织,再放头(指逐步增加经纬的篾片数)。从放一个头开始,然后放两个头,再放三个头,使斗篷的围周向外延伸。每个“人”字花子都对住帽尖子。
模板:找一顶旧斗篷平放在地上,把起好了头放在旧斗篷上,进行编织到同样大小为此。
滚边:斗篷的边子有阔窄两种,阔的边有二寸,将编织好斗篷多余的篾片进行向上斜形反折,再用棉线钉好。窄的边有一寸多,为半圆体缸边样,是用没有呲开的软芦柴尾子绕周边做好用线滚边。
内衬:用篾片编织成胡椒眼形状的花纹,置于斗篷的内边。在内衬与外罩之间贴剪取的课本图画、画报,油纸或自己做的挑花蓝色老布。
头圈:置于头顶上与斗篷的连接物,是直径18厘米高5厘米的圆形箍。这样斗篷戴在头上不遇头接触,既通风,也好转动。当年的小摊头有头圈卖,是用莞草编的,而农村里大多数是自己用芦柴篾片编织的呈胡椒眼花纹。
钉带:用旧花布或颜色布剪成布条,用针线缴成滚条,剪取20厘米长的两根,在头圈对称的位置各钉上一根,使用时在下巴处打结。
裹顶:顶尖容易碰损,用一小块颜色布或油布做个小尖子钉上。
宽边斗篷直径55厘米,高12厘米,宽边10厘米。
草帽
    旧草帽.jpg
旧草帽

是指用小麦秸秆编织的遮阳帽子。取材于当年农民弯腰收割的,没有经梅雨淋湿过的小麦秸秆,呈鲜亮的金黄色。成年人戴的草帽有两种,阔边是女性为主,窄边的是男性为主。
选材:剪取小麦秸秆尾部的这一节,剪去脱粒后的空麦穗。
浸锤:扎成一小把,把大头辍齐整,放在水里浸一浸,捞起漺去水,用木头榔头锤一锤,不能锤烂了。
起头:打麦秆辫子,挑选7根长短不一小麦秸秆,打编七字花。从大头开始,先右手压两根斜着向上方折,再左手压两根斜着向上方折,再右手压两根斜着向上方折,再左手……如此反复。操作3次用掉6根麦秆,第4次将未用的1根与用过的就近的一根组成两根,进行第二行的编织。
打盘:当第一组的出现一根要结束时,续上一根压在它的下面,继续如此下去。上面是正面注意要光滑,下面是反面,把露出的头都放在下面。每一根都续上第二根后,选第二组时,不要一样长短,不要齐头并进,要先后有序。当草辫子有一定长度时,进行扁的方向绕盘,用一根小带子从盘中心系出到外口把盘扎好。当年有人专门收购草帽辫子。在编织的途中要保持麦秆的湿润,因为不是一次性编织的,而是在劳动之余才有空,麦秆不潮湿会开裂。
缴帽:在经济困难时期,有自己动手用针线钉缴的。原是上面的是光面朝外,先修整用剪刀剪去露出的头,用钩被单针穿洋线。拿取草帽辫子盘圆,第二圈缝钉在第一圈上,顺着转,先缴好帽顶,然后拐弯向下缝草帽的墙子,再向外平展缝草帽沿边。在帽墙子的下口对称的位置上各打两个气眼,用以穿系草帽的带子。男性的草帽顶部是前后一根一根的缴缝呈半圆形,然后缝圆圈向外的帽沿,没有系带,半圆形的分几个号码供选用。
草帽除了遮阳外,还有另一用处,即当扇子用。人们在阳光下劳作,以其遮阳,若走到荫凉处,即可摘下草帽,握住帽沿当扇子扇风,凉风阵阵,十分愜意。
兴化关于凉帽的相关习俗:1、“莳梅场的天,蓑衣斗篷不离肩”,蓑衣斗篷在农村男女劳动力都能穿戴。而草帽下雨天戴了会淋湿泛黑,所以下雨天戴的少,再者草帽有男女款式不同。2、陈草帽秆子可以做秘方与其他东西相配,有利尿作用。

5.jpg
为寻找这种斗篷,十几天来我向十几位友友发了信息,均没有。管阮开出租三轮车的夏师傅,帮我从管阮90岁高龄的刘年珍处拿到刘年珍他自己做的斗篷,只是尖子没有了。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13705265750;18796737586|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网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4-12-4 01:45 , Processed in 0.044397 second(s), 18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