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1495|回复: 1

[民俗文化] 蚯蚓出惊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3 15: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蚯蚓出惊蛰
吴沁潼

蚯蚓现身,并不在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所对应的《七十二候》物象当中。
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是说惊蛰之日,桃花开始绽放;二候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惊蛰后五日,黄鹂开始鸣叫;三候鹰化为鸠,再过五日,老鹰会隐没,而斑鸠之类的鸟多了起来。这种说法主要体现了惊蛰时节动植物的变化。
大自然的奇妙之处着实令人惊叹,在惊蛰来临之前,往往会有“霹雳一声震天响”的壮观景象。仿佛是受到了天庭的神秘指令,蚯蚓、鱼儿等似乎都有了别样的反应。然而,最早察觉到惊蛰天象变化的,却是那些热衷钓鱼之人。

儿子也难耐“二月二龙抬头”次日清晨的闷热,央我翻开自家菜地中那片蚯蚓栖息之地。果不其然,在一次又一次倾倒“厨余垃圾”的滋养下,去年钓鱼剩下的一袋又一袋蚯蚓,蛰伏了一整个冬天,早已寂寞难耐。此时,已有几只蚯蚓奋力顶开土层钻了出来。此情此景,若不去垂钓,似乎都对不住这些翘首以盼春天的、正蠕动着的小生命。

蚯蚓,如今已然成为垂钓者眼中的宠儿,儿子甚至将其视作备战备荒的战略储备物资。然而,在我幼时,对蚯蚓的印象却糟糕透顶。
在我们那个年代,哪有什么尿不湿,孩子们大多穿着开裆裤。只要一屁股坐在地上玩耍,大人们便会赶忙吓唬道:“快、快、快,去坐凳子上,不然蚯蚓会钻到屁眼里去!”

这话,可不是那些诸如“别哭,再哭鬼就来了”“小孩是从妈妈肚脐眼出来”之类的天真说辞,竟也一语成谶,我和几个男童,真真切切地被蚯蚓蛰了,疼得我在地上直打滚,一边捂着下身,一边嚎啕大哭。

邻居家的吕大娘,倒是不慌不忙,笑眯眯地说道:“下次还坐地上吗?”说着,便从河沿抓来一只活蹦乱跳嘎嘎叫的老母鸭,只见她用鸭嘴对着被蛰之处一啄,嘿,下身竟真的不痛了!

在孩童的记忆深处,蚯蚓就像蛇一般,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中学时代,读到荀子《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的语句,我始终心存疑虑。为此,还特意找来了放大镜仔细观察,结果竟真的发现蚯蚓有嘴有牙有爪,还会叫,看来古人所言也不能全然轻信。

与蚯蚓之间的纠葛,还不止于此。在我初为人父不久,妻子坐月子初期一时没有奶水,尝试了诸多土法、洋法,却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只好打电话向远方亲戚求助,对方是省中医院的陈国锋专家,也是原高邮中医院院长。他建议道:“你用地龙试试看!”

“地龙是什么?”我疑惑地问道。

“就是蚯蚓啊。”

可这大冬天的,上哪儿去找蚯蚓呢?

好在回高邮老家,费了一番周折,总算从草堆里挖到了几十只。

看着儿子喝三鹿牛奶,有时半夜哭得不停,我便把蚯蚓剖腹后放入鸡汤里炖煮,老婆全然不知,嘿,还真有效果!看着儿子渐渐养得白白胖胖,我对蚯蚓的态度,也从孩提时的畏惧,悄然发生了改变。

从最初的畏惧,到后来谈不上喜欢,再到逐渐心生欢喜,这一转变发生在我担任绩效科科长那年。

当时,财政部首次引入预算绩效观念,局里顺势成立了新科室,并让我先行尝试。毕竟,这个科室光杆司令,平日里“出门一把锁,开门一盏灯”,虽重要却又看似不太起眼。闲暇之余,早晚下班时间我还能悠然自得地去钓钓鱼。

钓鱼自然就免不了与蚯蚓打交道。我的邻居也是高邮人,在兴化的阳山大桥下售卖鱼网,同时兼营蚯蚓生意。眼见兴化的钓鱼业愈发兴旺,他又租用了兴化肉联厂闲置的拆迁地皮,养起了一亩多地的蚯蚓。

平日里,他时不时地往地里舀上一层又一层的牛粪,到了冬天,则盖上层层穰草。春节一过,便忙碌起来。下午掀开草帘,将一堆堆红蚯蚓挑拣出来,装入一袋袋小塑料袋。有时忙不过来,还得找人帮忙。

我去过几次肉联厂河南边的蚯蚓养殖地,有一次看到他们把厨余垃圾浇在上面,说蚯蚓多,牛粪营养不够,必须加料。

因我撰写的几份绩效报告得到了市领导的批示,还首次代表唯一县级财政局,在全省双门楼大会上交流,此后省里、市里的绩效论证与后评价项目活动中,也常常能看到我的身影。

一次,在某市厨余垃圾项目资金论证工作中,我被选为首席专家。该项目计划把各饭店垃圾用专用汽车运往垃圾焚烧厂,让厨余垃圾化为一缕青烟,项目设备投入与年保有量支出最少预算需五百万元。听到项目单位的申请理由后,我结合钓鱼时看到的场景,建议道:先发布广告,看看有没有大型蚯蚓养殖厂愿意合作,利用厨余垃圾养蚯蚓,无需资金投入。政府部门负责对饭店和垃圾分类站的厨余垃圾进行集中管理,并监督中标方做好垃圾养蚯蚓的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是实在无人来投标,再考虑上马工业化厨余垃圾处理厂。

果不其然,采用厨余垃圾蚯蚓无害化处理方式开展得如火如荼,而有的地方新建的设有保底价的焚烧厂,却因厨余垃圾货源不足,只能依靠财政补贴维持运营。
惊蛰响雷,蚯蚓初见,是暖冬江南的又一物象!
在自然界的宏大舞台上,蚯蚓或许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之一。它们没有蝴蝶的斑斓翅膀,没有鸟儿的婉转歌喉,一生都在黑暗的泥土中默默穿梭,却在无声无息间,抗击着化肥、农药、除草剂,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土壤的健康。
这何不是千千万万财政绩效监督与国有资产维护者的风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7 08:1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只蚯蚓为政府省500万元,为什么叫好不叫座?你挡了人家老板财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5-4-3 02:43 , Processed in 0.042274 second(s), 15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