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前,本人孙仲,兴化市临城街道五里亭社区居民(手机号为13812387888、身份证号为321083197112294xxx)在三水园论坛实名举报,轰动全市的特大违建,数年来屹立不倒,原帖如下:
特大违建至今未拆除,根源何在?望城管局正面答复
https://www.xhssy.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629&fromuid=74034
(出处: 兴化三水园论坛)
今天的话题,更加令人发指!
正所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特大违建事情几年来都得不到完美收场,而在违建上“加装光伏”市发改委批复通过,可想而之,违规者的保护伞有多强硬?
兴化发改委在违建建筑上审批光伏项目的责任问题,结合政策规范、部门职责及监管机制综合分析。根据相关政策文件和典型案例,此项目该不该尘埃落定?
在此,先谈一下项目审批部门的主体责任,是否存在违规审批违反政策规定?上一级政府,明确规定户用光伏项目必须依托合法建筑物建设,违建项目不予并网。若发改委在明知建筑属于违建的情况下仍审批通过光伏项目,则直接违反政策要求,需承担审批失职责任。审批流程存在疏漏,根据政策规范,光伏备案需严格审核房屋权属证明(如不动产证、规划许可证等)。若兴化发改委未核验建筑合法性即审批,属于流程监管缺位,应负主要责任。
(上图为2023年9月份现状图)
再言违建认定部门的协同责任,部门间信息未打通,曾有案例显示,城管部门认定光伏设施为违建时,未与发改委协调统一标准,导致企业损失。若兴化城管部门未及时向发改委同步违建信息,或发改委未主动核验,双方均存在协作失职。另执法依据不透明,部分地区城管拆除光伏设备时未出示整改通知书或法律文件,若兴化存在类似情形,城管部门需对违建认定程序的合法性负责。
再议,企业或业主的申报责任,隐瞒建筑违建事实,企业或业主若在申请时提供虚假权属证明(如伪造产权文件),则构成欺诈申报,需承担相应法律后果。有关职能应明确要求违建光伏拆迁时不补偿损失,业主可能自行承担风险。如未履行合规审查义务,光伏建设方有责任核实建筑合法性。如现有光伏项目因违建被查处,并恢复原状,建设方同样需担责。
最后,再说监管体系的制度性漏洞,地方规划衔接不足或城市管理失职,政策要求光伏规划需与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衔接,若兴化未建立跨部门规划协同机制,导致审批与土地管理脱节,属地政府应承担统筹不力责任。事后监管缺位,监管部门若未及时巡查处置违建光伏项目,属事后监督失职。
(上图为2025年6月份现状图,红线内违建现以加装了光伏)
以上结论,多环节责任共担,责任主体具体存在以下过错:
1)、发改委审批部门 未核验建筑合法性或违反政策审批 ;
2)、城管/规划部门 违建认定标准不透明、未同步信息 ;
3)企业或业主 虚假申报或未自查建筑合法性 ;
4)、地方政府 未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监管缺位 ;
本人强力要求,前者明确审批材料清单(如强制要求提供产权证明)、建立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及强化违建项目惩处(如不予并网、不补偿损失)等措施,系统性规避此类问题。后者,必须拆除违章建筑,追查“审批通过责任人”的违规责任,对已建多年的违建物依据法律法规给予强制拆除,使建筑物恢复如初,让周边居民生活在安宁的环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