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网

查看: 4627|回复: 0

[兴化老字号] 千年古镇黄金桃砻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1 15: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里下河地区,自古便以丰富的粮食产量闻名,被誉为“鱼米之乡”。在这里,农民辛勤劳作收获的稻谷,经过精心加工,转化为白净的大米,而这一切,过去都是依赖传统的手工作坊——砻坊来完成的。

砻坊在里下河地区遍地开花,不仅在乡村的大庄子中零星分布,更在集镇上形成了规模。以古镇沙沟为例,这里就有十四家砻坊,其中不乏像于记砻坊、宋记砻坊、岳记坊和许记坊等知名品牌。而规模最大的,要数位于镇西的黄金桃砻坊了。

那么,这个“砻”究竟是何方神圣呢?《现代汉语字典》给出了答案:砻,一种用于去掉稻壳的工具,其形状与磨相似,主要由木材制成。制作砻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秘诀,旧时就有专门制作砻的木匠,他们大都继承了祖传的手艺。在沙沟,就有聂记制砻修,他们精心制作的木砻,直径约100厘米,厚20厘米左右,四周用铁箍固定,两只木砻中心有轴配合,可灵活转动。木砻的碾磨面上,用木条钉成格子,形成摩擦面。使用时,稻子从砻子上方的木斗中徐徐洒入砻内,经木砻转动,稻粒进入碾磨面的格子内,与木条反复搓擦碾磨后,稻壳便会慢慢脱净。
QQ截图20240421150629.png
制作木砻的过程非常讲究,特别是上砻的重量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太重会碾碎米粒,太轻则不能有效地碾下稻壳。每当遇到这些问题时,砻坊的师傅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例如,如果发现木砻的重量不够,他们会在木砻上增加一些石块等重物。

除了木砻这一必备工具外,砻坊还需要风斗、碓臼、大糠筛、簸箕、大柳匾、笆斗等工具。开砻之前,首先要用糠筛将混在稻粒中的糁子和其他杂质筛掉,然后再用风斗扬一下,将草皮草屑扬掉。经过这些步骤后,风扬过的稻子就可以上砻碾磨了。在过去,拉木砻有人工拉,也有用毛驴拉的。砻下的米中既有壳也有生稻,需要用柳簸箕进行筛选。这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经验丰富的簸箕手,只需连续簸几下,就能把稻壳和未碾的生稻分别筛选出来。这样,白净的大米就制作完成了。

在里下河地区的砻坊里,每一粒稻谷都经历了精心的加工,最终化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这些砻坊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展现了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稻谷,这小小的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经历了怎样的旅程呢?

稻谷,首先得剔除其中的杂质,再将那未碾磨的稻谷放入木砻中,进行一番磨砺。从木砻中砻出的米,虽然已去壳,但米皮仍附着其上,这样的米我们称之为糙米。然而,糙米并非我们的最终追求,为了得到更为纯净的米,还需经过一道工序——将糙米放入石臼中,用碓进行碓擦。这石臼,是人工用石头打制的,形状如倒锥形的凹斗,深埋于地下,与地面相平。而碓,则是一根粗木段,前端装有木桩,木桩上套有铁箍,后端则横插一根圆木,置于地上的支架上。

操作时,人们将石臼装满糙米,然后站在碓的后端,用脚蹬动,使碓木上下起伏,前端的木桩则捣在石臼中的糙米上。这样一来,糙米上的皮就被轻轻地擦去,米变得干净光亮。而脱下的糙米皮,正是喂猪的上好饲料——皮糠。但要注意的是,在石臼中碓糙米的时间不能过长,这需要人工的观察和经验来掌握,否则,米就有可能被碓碎甚至成粉。

糙米脱皮后,还需经过细筛,将皮糠筛下,再经过风斗扬干净。至此,整个加工工序才算结束。那筛斗内白花花的大米,经过淘洗烧煮,便可成为饭桌上香喷喷的米饭。

在沙沟镇,有一家黄金桃砻坊,坐落在柴行以西,体育场以东。这家砻坊有五间大瓦房作为工场,备有一副砻、两张碓及风斗等设备。除了家人外,还雇用了三人。这家砻坊日加工大米约1000斤,一年四季加工基本不停,生意非常红火。

黄金桃砻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代前,从黄金桃的祖父开始经营,到现在已是整整三代人的传承。黄金桃继承了上辈人的经营理念,诚实苦干,精打细算。他既是老板,又是账房,还是供销员和质检员。一有空闲,他就会帮助筛筛打杂,亲力亲为。

这家砻坊的稻谷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米行来料加工,二是从农户手中收购。旧时,沙沟鱼市口西面的溪河边有十八家米行,他们专门从事米的批发零售交易。这些米行与黄金桃砻坊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砻坊提供了稳定的稻谷来源。同时,黄金桃砻坊也积极从农户手中收购稻谷,支持当地农业生产。

稻谷从田间到餐桌的旅程虽然漫长而复杂,但正是这一步步的精心加工和传承,才使得我们能够品尝到那香喷喷的米饭。黄金桃砻坊三代人的坚守与传承,不仅是对家族事业的执着追求,更是对传统工艺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苏北地区,黄金桃砻坊及其同类砻坊,一直是稻谷加工业务的重要支柱。当地的农民常常带着自家的稻谷前来加工,而砻坊业主们也会在秋季新粮收获后购入稻子,经过加工后再行出售。由于里下河地区粮食资源丰富,加之传统手工米坊的产能有限,使得这些砻坊在旧时的生意十分兴隆,黄金桃砻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旺季时日夜忙碌,一刻不停。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蒸汽机技术逐渐进入中国。1935年,沙沟镇迎来了第一家采用“大车头”(即蒸汽机)的私人米厂。尽管这家米厂的设备较为老旧,经常出现故障,但它仍对当地的砻坊构成了初步的威胁。到了1950年,国营沙沟米厂正式开业,其设备在里下河地区堪称先进。机器加工稻米的速度快、质量好,给那些依赖传统手工方法的砻坊带来了致命的冲击。不久之后,许多砻坊纷纷停业,黄金桃砻坊也未能幸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进步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尽管黄金桃砻坊等砻坊在过去有着辉煌的业绩,但在面对更为先进的机器加工技术时,它们却显得无能为力。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原著:颜国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13705265750;18796737586|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网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4-11-23 20:07 , Processed in 0.046336 second(s), 17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