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3142|回复: 3

[教育资讯] 分享:有一种教育叫“虐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6 06: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教育之道,本应是"循循然善诱人",而今却有不少先生们,以"毁人不倦"为能事。他们手持教鞭,面目狰狞,将三尺讲台变作了屠宰场,而屠刀之下,正是那些尚未长成的灵魂。

其一便是作业之刑。先生们似乎得了"数目字管理"的魔怔,每日布置作业,如撒豆成兵,密密麻麻地排满学生的日程。小学生的书包,竟比成人的公文包还要沉重。我曾见过一个十岁的孩子,伏案至深夜,眼皮如铅坠,手指因握笔而生茧。那些作业,多半是机械重复的勾当,同一类型的题目,抄写数十遍,美其名曰"巩固"。此等做法,与古时罚抄"圣人云"何异?不过是把活人的脑子,浸泡在死水里罢了。孩子天性中的好奇与灵动,便在这日复一日的抄写中,消磨殆尽。

其二,乃是先生们的"不学而教"。有些教书匠,自从出了师范学堂,便不再读书。教材翻烂了,教案发黄了,脑袋也僵化了。他们不思进取,却妄图用延长学时来弥补教学之拙。学生不会,便罚抄;再不会,便留堂;仍不会,便斥为"榆木疙瘩"。这般先生,自己脑中空空如也,却怪学生"装不进去"。更有些脾气大的,动辄呵斥,言语如刀,专拣孩子痛处下手。"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之类的恶语,竟成了口头禅。殊不知,言语暴力留下的伤痕,比体罚更为持久。

其三,是求知欲的夭折。孩童初入学堂,眼睛本是亮的,对万物皆有"为什么"的追问。然而不过三五年,那眼中的光便暗淡了。先生们不许问"超纲"的问题,不鼓励"奇怪"的想法,只要求按标准答案填写。于是孩子们学会了沉默,学会了敷衍,学会了把问题咽回肚子里。家校之间,本该如农夫与园丁般共同培育幼苗,却成了合谋扼杀天性的帮凶。家长问"考了多少分",而不问"学到了什么";先生在乎"达标率",而不在乎"为什么"。求知之苗,便在这双重夹击下,枯萎了。

教育本应是点燃火焰,而非填满水桶。而今许多先生所做的,却是在稚嫩的心灵上,一遍又一遍地碾压,直到所有的棱角都被磨平,所有的好奇都被扼杀,所有的个性都被格式化。这般教育,不是培育,而是虐杀;不是启蒙,而是蒙昧;不是树人,而是毁人。

可叹那些被虐杀的灵魂,尚未绽放,便已凋零。



360截图2025061606480159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6 09: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教育本应是点燃火焰,而非填满水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6 13: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6 21: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一声叹息:教育本应是点燃火焰,而非填满水桶。而今许多先生所做的,却是在稚嫩的心灵上,一遍又一遍地碾压,直到所有的棱角都被磨平,所有的好奇都被扼杀,所有的个性都被格式化。这般教育,不是培育,而是虐杀;不是启蒙,而是蒙昧;不是树人,而是毁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5-7-5 13:03 , Processed in 0.055501 second(s), 21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