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农业农村局职务职级晋升之怪现象
https://www.xhssy.com.cn/forum.p ... 48458&fromuid=61504
(出处: 兴化三水园论坛)
就兴化市农业农村局在职务职级晋升中存在多处争议现象,主要问题及制度性矛盾议论纷纷:
一、晋升标准混乱且缺乏连续性
政策随意变更
2024年职级晋升标准由前一年的"按年龄临近退休优先"改为"由在职科长投票决定",导致转岗退职人员失去公平竞争机会,沦为"陪选"对象。
内部执行双重标准
同一批晋升人员中,局机关与下属执法大队采用完全不同的评选办法,违反政策规范性和一致性原则。
二、操作过程存在程序不公
信息不透明与选择性告知
选举结果对转岗人员隐瞒近两个月,投票过程未向晋升候选人(如赵本金)通知,但个别科长提前获知消息并拉票。
投票机制设计缺陷
由在职科长投票选举在职科长候选人,形成"战友互投"局面,转岗人员因长期脱离一线处于明显劣势,被质疑为"萝卜招聘"。
领导干预嫌疑
存在领导干部通过职务优势占用职级资源现象,普通公务员晋升空间被挤压,形成"领导干部双占职数,普通人员无职数可用"的困局。
三、职称聘用与职级晋升叠加矛盾
职称聘用率严重失衡
全局近1/4技术人员(含4名研究员、32名高级职称)因职数限制无法聘用,职称结构呈"倒三角形"(高级:中级:初级=1:3:6),远低于省厅(4:4:2)和泰州市局(3:4:4)水平。
职级晋级通道堵塞
同一岗位长期不晋级现象突出,例如有人员聘用到7级岗位后22年未晋升,与职级晋升中的"论资排辈"形成系统性人才激励失效。
四、制度性缺陷与改革尝试
基层普遍性困境
县区级单位普遍存在"职级职数被领导占用""退二线干部突击晋升""以职务换职级"等乱象,基层公务员晋升天花板明显。
地方试图纠偏
2025年兴化市提出建立职级职数"周转池",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并规定对"不敢为、不善为"干部实施晋升限制,但未提及如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五、申诉渠道与舆论监督
遭遇不公可向单位主管部门或人事部门实名反映,但赵本金案例显示,内部申诉渠道效果存疑,其公开举报后未见官方公开回应。
上述现象折射出基层职级晋升中"政策执行异化""程序正义缺失""资源分配不公"等深层次矛盾,亟需通过制度刚性约束(如禁止领导双占职级)、透明化指标分配及动态调整职称比例2等综合措施破解。
|